13 August 2015

大山大漠与大海旁,风一直狂吹,火一直燃烧

比比皆是的上帝之手,充斥在干旱但不贫瘠的地平线上
比比皆是的油泵,一叩首一抬头地从大地里汲取养分,规律的旋律随着上下摆动的巨臂此起彼落,来自里海(Caspian Sea)的夕阳,每天一次地把余晖洒在干旱但不贫瘠的地平线上,把黑海以东一个一望无垠的半沙漠戈壁映出一片的金黄。

阿塞拜疆位于黑海与里海之间的高加索地区,疆土版图不是大山就是大漠,只有位于阿普歇伦半岛(Abşeron Peninsula)的首都巴库(Baku)较为符合人类生活的标准,甚至有点有过之而无不及之嫌。
巴库 里海边上一颗熠熠发光的璀璨明珠
巴库是里海最大的港口,乍看之下犹如一根楔子般嵌入里海的怀抱。然而,港口贸易并非成就巴库的命脉,令巴库如日中天的,是里海底下所蕴涵的黑色金钱 石油。

巴库是一座建在油田上的城市。从公元8世纪发现石油开始,巴库的历史发展便与石油并驾齐驱。在过去的20年里,巴库依靠石油完成了从苏联后院到西式城市的转变。里海底下滚滚而出的黑金,无疑为巴库带来了有点措手不及的财富。和其他新兴国家一样,阿塞拜疆正把石油所带来的财富投入到狂热的城市建设之中,巴库如今四处都在大兴土木,高耸入云的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海滨地区猛然间竖立起宛若“海上升明月”般宏伟的摩天高楼,其中最具盛名的便是始建于2007年的火焰大厦,发展的爪牙肆无忌惮地充斥着巴库的天空,超级豪华私人大宅向超级无敌大酒店看齐,巴库新贵们驾着名车肆无忌惮地穿梭在宽敞的海滨大道。站在巴库街头,还真无法不让人想起迪拜。
即将落成的火焰大厦,将会是巴库最具代表性的坐标
巴库日新月异的发展,正如一路从巴库输送至欧洲的陆路石油管道般,不曾停歇。阿塞拜疆欲向西方靠拢的举止,呼之欲出。2012年的欧洲歌唱大赛在巴库圆满落幕,以及2015年首届欧运会即将在首都巴库举行,便意味着阿塞拜疆这个高加索小国已被欧洲国家所接纳,成为欧洲大家庭的一员。

高达百分之九十四的阿塞拜疆人信奉伊斯兰教,在以基督教徒为多数的高加索地区显得鹤立鸡群。巴库人的生活方式目前正急速的西方化,酒吧、俱乐部、夜总会、歌舞厅等娱乐场所大肆地在巴库市区林立,让巴库摇身一变成为一座歌舞升平夜夜笙歌的大都市,使阿塞拜疆被认为是伊斯兰国家中最世俗的国家。

巴库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老城市。走在如今已被打造成旅游胜地的老城区,大多数不属于当代的建筑物都难逃被粉刷翻新的命运,而且翻新后的古老建筑看上去一点也不老,只有历史最老。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的巴库城墙、古城内的希尔梵国王宫殿(Shirvanshahs Palace)以及少女塔(Maiden’s Tower),是巴库仅存几个可以追溯自身生平的古老建筑。
12世纪的少女塔,是巴库老城区的重要坐标
距离巴库约40公里的Qobustan是阿塞拜疆另一个世界文化遗产,收藏着铜器时代的岩石雕刻
朋友住在巴库市郊偏南一带,我从那里一路徒步到濒临海岸线的市中心,发现苏联风格的大建筑仍旧是巴库的一道特有的风景线,后苏维埃主义的建设依然抢眼,从以钢骨水泥见称的苏联式公寓,到方正诺大的歌舞剧院、国家戏剧场、艺术画廊、博物馆、火车站,还有清真寺,每一栋沾满历史风霜的建筑物无时无刻都在述说着属于这座城市的故事与过去。

巴库新城迅速拔地而起,使老城内的古城墙一夜之间退守为犹如一个只能冷眼旁观的历史老人。老城是新城的根,新城是老城的延伸,新城因老城而欣欣向荣,老城因新城而韵味十足,新城老城相互辉映,成为了里海边上一颗熠熠发光的璀璨明珠。
阿塞拜疆人,一直就很中东
和许多借石油暴富的发展中国家一样,发展的悬殊在阿塞拜疆有着一贯的深刻,一离开阿普歇伦半岛,巴库的一切浮华与色彩,仿佛就像窗外不停倒退的风景般随风即逝,让人误以为自己正离开一座沙漠中的海市蜃楼。

我坐在北上的巴士上,不出两小时,周边一切的风景立刻就被一幅全然迥异的景观给取代,左边是延绵不绝高耸入云的高加索山脉,右边则是依傍里海的半荒漠戈壁。
高加索山脚下的羊群
原来,大山大漠与大海,才是这个国家的面貌。

我继续一路向北,然后巴士把我带到俄罗斯的边界,一个叫Xınalıq的古老村落

Xınalıq位于海拔2350米的大高加索山脉,相传是个只会出现在寓言故事里的小山村。古老的村子建立在一个土阜上,乱七八糟的房子上下左右挤成一团,只有不到2000人不介意被世人遗忘地栖息其中,乍看之下犹如一座随时闹鬼的城堡,除了颜色,没有其他协调性,你的前院是我的屋顶,我的屋顶是他的走道,一打开门就可以直接向你我他打招呼寒暄温暖,自然不过。
登上Xınalıq村的最高点,360度全方位的高加索山脉展露无疑
古老的村落,处处闪烁着生活的影子
背对着高加索山脉干活,已经成为Xınalıq少女日常的作息
我明目张胆的在别人家的屋顶上徘徊,由于常年受到太阳光直接的照射,村里的孩童们个个都展示着一副透红的脸颊,他们对外地人非常好奇,对五官轮廓打扮穿着不同于自己的外国人更是一直盯着看,仿佛把我看进永恒。
躲在暗房里的妇女,正在专心制作特有的大饼
牛粪是冬天最重要的取暖燃料,是家家户户的必需品
据说,村里的人不但说着一口有异于巴库及平原一带的古老语言,而且还是个不折不扣的马背上的民族,就连驻守附近的士兵也以马代劳。离开村子走在牧羊人打造出来的羊肠小径,豆点般的羊群被放牧在远处的绿色天地上,绿色的尽头,是青山,这里处处都可感受到原生态大自然的真实与纯朴。那一些都是5000年来受到大山大河的孤立而催生出独树一帜的民族与文化,进而形成了高加索地区一个独一无二的山麓文明。
马背上的民族,仍然说着一口独特的高山语言
绿色的尽头,是青山
巴库源自波斯语,意为风之城,或许是因为无风不起火,阿塞拜疆在千年以前一度是拜火教的传播中心。大山大漠与大海旁,风一直狂吹,火一直燃烧,阿塞拜疆与巴库,都有着耐人寻味的矛盾与难以置信的对照,错落有致中激发人们无限的创意与想象。

2 comments:

said...

还在路上?

bC said...

呵呵,已经不在路上很久了,你呢?